前些日子,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一份数据:在2019年上半年,中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195210亿元,同比增长了8.4%。然而,在整体消费品零售总额上升的情况下,服饰产品却成为了消费品中唯一一个下降的项目。在2019年上半年,我国人均衣着支出约为1156元,同比下滑了2%。
众所周知,在我国的服饰市场,不管是运动服饰还是休闲服饰,外资品牌都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如耐克、阿迪达斯、优衣库、ZARA、H&M等品牌,它们仅仅在中国市场的业绩就已经超过了大部分的国产品牌。而如今,在全国服装消费支出下滑的情况下,对于我国本土的服装公司来说,也就意味着更大的挑战。
海澜之家线下门店
实际上,在2019年上半年,国内有好几家知名的服装企业在经营上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比如男装里的海澜之家,积压的库存金额约为95亿元,如果以海澜之家2018年34.5亿元的净利润计算的话,这积压的库存就相当于公司3年时间的总利润。而在女装品牌中,拉夏贝尔则在2019年上半年短短6个月时间,净关店2400余家,平均下来每天关店13家。除此之外,从拉夏贝尔发布的年中业绩预告来看,拉夏贝尔半年度预计将亏损4.4亿元到5.4亿元之间。
而不管是海澜之家的库存问题,还是拉夏贝尔这种疯狂扩张后,又因为业绩不好大规模关店的情形,可以说在国内服装行业中极为常见。而在本土服装品牌业绩不佳,外资服装品牌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的情况下,便促成了我国服装上市公司中目前市值最高的企业来自于一家专门做代工和服装出口的企业——申洲针织。
中国管理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01-2018 www.glbkz.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