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价格过低不仅仅影响到能源输出国与输入国的贸易成本核算,能够对整体经济产生难以估量的复杂影响。在当前几乎所有产业链都和金融与资本市场挂钩的背景下,金融与资本市场的紊乱会最终影响到实体产业链的融资及利润回收,从而引发全局性的经济危机。
因OPEC+减产协议谈判破裂,沙特近日宣布将于4月1日石油增产并大幅度降价出售。这一举动引发了国际原油市场的“地震”。3月9日,国际油价狂跌至每桶30美元;全球原油期货闻风而动,价格大幅度下跌30%,从而引发了全球资本市场的连锁效应。
中东石油生产国的股市最早受到影响。3月8日,沙特股市下跌7.15%,同一天科威特股指跌破10%,迪拜、开罗股市下跌幅度超过5%。沙特效应进一步蔓延,全球资本市场在3月9日上演史诗级“黑色星期一”,各国股市跌跌不休。相比之下,3月9日亚洲股市跌幅略小,但是日本、韩国、印度的股指也都下跌了4%~5%。中国A股表现最好,当日沪指跌3.01%、深指跌4.09%。截至3月10日收盘,沪指涨1.82%、深指涨2.65%。
油价下跌对资本市场的影响表明,石油不仅仅是能源产品,同时也是金融产品。很多金融产品与石油有关,因此低油价对金融的打击很大。石油价格过低不仅仅影响到能源输出国与输入国的贸易成本核算,能够对整体经济产生难以估量的复杂影响。在当前几乎所有产业链都和金融与资本市场挂钩的背景下,金融与资本市场的紊乱会最终影响到实体产业链的融资及利润回收,从而引发全局性的经济危机。
这场资本市场危机的直接导火索始自世界最主要的石油生产国——沙特的降价增产计划。而导致沙特作出这一过激行为的主要原因是俄罗斯不同意在3月底原有减产协议结束后再执行新的减产协议,导致两个世界上主要的石油生产国的谈判破裂。
谈判破裂后,两国都不惜通过增产及降价方式来扩大本国的石油市场份额。在世界经济增长强劲的形势下,沙特降价增产可能不会发生如此大的效应。然而当前主要的问题是世界经济增长疲弱,对石油的需求十分疲软,即使不增产,石油产能已经过剩,油价不可能走高。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大石油进口国,最近一个多月因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很多产业无法及时复工复产,导致产能下降和进口石油的速度放缓。据悉2月份韩国的石油进口也因疫情影响而大幅度缩减。在石油供应大于需求的背景下,产油国一般采取限产保价策略来实现石油资源的最大收益,这也是此前沙特等产油国一直寻求的目标。
但是,产油国同时也警惕因本国减产导致市场份额下降的问题。与减产相比,这成为俄罗斯当前最为关心的问题。俄罗斯不愿意继续减产也跟试图挤兑美国页岩油产业密切相关。尤其在美国制裁俄罗斯北溪-2号输油管道项目之后,俄罗斯减产的意愿进一步下降。限产保价虽然是俄罗斯与沙特的最佳选择,但是在无法达成协议之后,增产降价确保市场份额就成为次要选项。但是两国都清楚,这一策略都在损害自身的收益。
中国管理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01-2018 www.glbkz.com. All Rights Reserved